出口厂商有两种定价行为:生产者货币定价(Producer Currency Pricing, PCP)和当地货币定价(Local Currency Pricing, LCP)。生产者货币定价指的是出口商以本国货币定价,这种定价方式假定出口商的定价是粘性的,也就是说如果出口商所在国家货币升值了,出口商的产品出口价格也会上升。
A more specific version of the hypothesis (local currency pricing) is that producers keep the local currency price of goods unchanged when the exchange rate changes.
That is, if the exchange rate depreciates by 10%, a foreign exporter selling in the domestic market will accept a 10% fall in his own currency price in order to keep the price of the good he sells constant in this market.
要说当地货币定价首先得提一下依市定价(Pricing To Market)的概念,依市定价的意思是指出口商对不同的出口目的地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后来在依市定价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假设:出口商以出口目的地的货币定价,这个行为就叫做当地货币定价,当地货币定价和原先的依市定价概念不一致,当地货币定价只是依市定价的一种特例,这种行为假定在不同的市场采用不同的货币。Fendel等(2008)在文中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德国出口商出口产品到欧元区其它国家,在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价格歧视行为,但是都以欧元定价,这显然是依市定价行为,但不是当地货币定价行为。
相对于生产者货币定价,当地货币定价就是说出口商以出口目的地的货币定价,并且出口商的定价是可调整的,如果出口商所在国家货币升值了,出口商以出口目的地货币计价的产品价格不会变(这里假定出口商保持价格稳定不会改变价格)。
也就是说当出口国汇率变动时,生产者货币定价行为会把汇率影响传递给价格,但是当地货币定价不会,厂商把汇率变动的影响自己消化掉了,比如出口国货币升值了,出口商为了保证出口目的地价格稳定,必须得降低以本国货币计价的产品价格。
现在的一些文献对生产者货币定价和当地货币定价的定义基本类似于上面的分析,比如王雅琦等(2015)、项后军和吴全奇(2015)等,这类假设汇率传递具有对称性,所谓对称性就是说货币贬值和货币升值时,汇率对价格影响是对称的。本国货币升值时,按生产者定价的话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就会上升,货币贬值时,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就会下降,这样就表现出对称性。如果按当地货币定价,本国货币升值时,厂商会降低本国货币计价,相反货币贬值时,厂商会提高本国货币计价。
但是以上界定的两种出口企业的定价方式显然是无法反映现实中所有的企业定价行为。比如说这也得区分企业的市场势力和需求弹性,如果企业有很强的市场势力,那么这家企业可能在本国货币升值时不降低本国货币计价的价格,而在本国货币贬值时可能还会提价;如果一家企业没什么市场实力,可能稍稍一提价客户立马减少,那么这家企业可能就不敢提价,当本国货币升值时这家企业必然要降低本国货币计价的价格,利润必然也会减少。所以说,当企业市场实力不同时,汇率传递具有非对称性。
转载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f60d0102wpjr.html